发布日期:2025-09-26 访问量:232 次
数控立式机床的排屑器需根据切屑类型、机床空间及加工需求选择适配类型,常见方案如下:
螺旋式排屑器:适用于狭窄空间(如立式车床底座),可处理颗粒状、粉状切屑,输送方向灵活(水平/垂直/倾斜)。
链板式排屑器:适合卷状、团状切屑(如大型立车加工钢件),输送效率高且支持远距离排屑。
磁性排屑器:专用于铁磁性材料(如铸铁、钢屑),可分离冷却液中的碎屑。
刮板式排屑器:适配湿式加工,可处理铜、铝等非铁屑,配备自清洗毛刷。
定位与连接
将排屑器置于机床排屑口下方,确保输送方向与切屑落点一致。
调整高度和角度,避免切屑堆积(建议倾斜角度≤15°)。
若需联动破碎机或冷却液回收系统,需预留接口空间。
动力与控制系统
检查电源匹配性(如380V三相电),连接过载保护装置。
与机床PLC联动时,需设置同步启停信号(如G代码触发)。
调试与测试
空载运行5分钟,观察链条/刮板是否跑偏,调整张紧机构。
负载测试时,逐步增加切屑量,优化输送速度(建议链板式≤10m/min)。
日常保养:每日清理滚筒、润滑链条(推荐锂基脂),检查刮板磨损。
定期检修:每月检查电机碳刷、磁辊吸附力(磁性式需≥0.8T)。
湿式加工优先选择刮板式或磁性排屑器,避免螺旋式堵塞。
重型立车建议采用双排屑器并联,提升处理能力。